就业政策
就业案例解读
案例一:
小王,男,机械学院2006年本科毕业生。小王与上汽通用公司达成就业意向,由于落户上海的申请不成功,小王又希望前往上汽通用公司工作,于是小王向学校要求,按照灵活就业办理相关手续。
相关政策解读:北京、上海两市的户口准入制度比较严格,经常发生单位无法解决户口的现象。如果确定要去无法解决户口的企业就业,需要按照灵活就业办理相关事宜,户口、档案需要转回生源地。
案例二:
小杨,女,某学院2006年本科毕业生。小杨与北京某著名高新技术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但是企业迟迟未能成功为小杨申请到进京指标,随着学校就业截止日期临近,小杨匆匆忙忙与家乡的一个企业签订了三方协议。离校后,北京的企业通知到小杨,已经为她成功申请了北京的进京指标,小杨满怀欣喜地来到学校办理改派手续,却被告知外地派遣无法改为进京的派遣。
相关政策解读:如果毕业生离校后报到出现问题,在毕业生离校后一年之内可以通过学校办理改派手续。根据相关规定,办理改派手续的原则是,只能京改外,不能外改京。办理改派手续流程如下:首先要到就业指导中心签约部领取改派申请表,填写清楚并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原单位退函、报到证上下联以及新接收单位的接收函,交到学校后由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前往北京市教委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案例三:
小卢,男,人文学院2006年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去南京就业,在火车站不慎将部分行李遗失,报到证、户口迁移卡也都一并遗失了。
相关政策解读:按照相关规定,报到证是不能补办的,所以遗失报到证的现象要尽量避免。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请迅速与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协助办理报到证遗失的相关证明。如果是户口迁移证或者是户口卡遗失需要准备好接受落户派出所的未落户证明、本人情况说明(含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如需委托他人办理,须先到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领取申请表。
案例四:
小田,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科学学院2006年本科生。小田虽然在机械学院,可是对金融学情有独钟,一心要考取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压根就没想要找工作,但是因为跨专业考试时,专业课上还是存在一点差距,最后考研以三分之差失败了。小田觉得自己考研的分数差距不大,想补补专业课,来年再考一次,于是她来到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想把档案和户口在学校暂存一年,等明年考上了再转走,却被告知不能为其办理暂存手续。
相关政策解读:按照相关规定,学校为毕业生保存档案和户口是有条件的,即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而学校为其推荐工作没有成功的。对于我校的学生存在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小,像小田这样更不符合政策的规定,所以学校无法为其办理存档手续,小田如果来年考研可把户口和档案转往家庭所在地,等来年考取研究生后再从家庭所在地转出。
就业时间节点
对就业方案的形成、上报、审核及下发执行的时间:
(1)毕业生在4月底之前应签署北京范围内的就业协议;
(2)毕业生在5月22日左右(具体时间按上级要求)之前应签署就业协议;
(3)学校将于5月底将协调好的就业方案上报北京市教委审批;
(4)在5月22日没有签署就业协议的,学校会将其户口、档案转回生源地;
(5)6月毕业生体检、毕业鉴定,6月下旬下达毕业生就业方案;
(6)学校据就业方案打印就业报到证、出具户口迁移证等,进行毕业生派遣工作。
就业相关问题解释
1、出国
本科毕业生要办理自费出国留学的,应于毕业当年4月30日前办理相关手续。
如出国能成行,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户籍——注销/转至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转至家庭所在地区;档案——暂存学校/转至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转至家庭所在地。
如出国不能成行,若毕业生在毕业当年5月20日前与用人单位签约,毕业时可将其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若毕业生到毕业当年5月20日仍未与用人单位签约,毕业时将其户籍、档案迁回家庭所在地。
2、报到证的作用
(1)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2)证明持证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凭报到证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手续;
(4)干部身份证明;
(5)人才服务机构存档的证明。
3、户口迁移证
户口迁移证是当公民的户口所在地变动时,由原户口所在地迁往新落户地址的凭证。由户口迁出地的公安机关(高校由校保卫处)开具。持证人到达迁入地后,须在有效期内将户口迁移证交给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入户。户口迁移证是公民在户口迁移过程中的重要凭证,因此公民在户口迁出后要妥善保管好户口迁移证,不得遗失、涂改以及转借,若因不慎将户口迁移证遗失,应立即报告当地户口登记机关。
毕业生户口关系的转移,由学校按规定办理。毕业生不得自行指定迁移地址。领到户口迁移证后,毕业生应仔细核对并妥善保管。到工作单位报道后,持户口关系迁移证和报到证及工作单位证明到辖区公安部门办理迁移手续。
户口、档案分离问题:毕业生在办理就业相关手续时,应注意避免户口、档案分离,按照我国人事部门相关规定,如果户档分离将无法办理毕业一年后的转正定级等相关手续。
留京问题:留京指标(学校)+进京指标(用人单位)。外地生源毕业生应以综合测评名次择优留京。原则上延长学制和无学位的毕业生不允许在京就业;比例按外地生源可就业人数的20%左右。通过北京市人事局获取进京指标的,必须通过英语四级。通过国家部委获取进京指标的,对英语没有要求。
4、档案
(1)要注意档案转递方式:按照有关规定,高校毕业生档案必须以机密件由机要通信方式转送到就业单位。机要通信是较普通邮政更为保密、安全、准确的档案转递渠道。
(2)要注意档案的转递范围:凡派遣单位不属于机要转递范围的中小公司、企业以及县区以下单位,毕业生应向学校提供准确的属于机要转递范围的上级主管单位及就业单位的详细地址。
(3)关于档案的送取事项:凡机要局无法投递的单位,可由就业单位持人事部门出具的介绍信来校取走毕业生档案。
(4)档案转递的时间及查询:在档案寄出的两个月后,同学们可向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查询。否侧,机要局将不再提供查询服务,由此造成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
职业决策
城市VS专业、国企VS外企、小公司VS大公司、企业VS公务员、职业VS专业、出国VS考研VS就业
进行职业决策所要考虑的因素:
(1)自我认识;
(2)环境认知(行业认识、企业认识、职位认识);
(3)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自我评价能力;
(4)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
(5)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的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
(6)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
(7)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问题或障碍的能力。
就业过程中的几种典型病症
1、死活考研型:
症状:嘴上说要把“研”考穿,看到其他同学找好了工作或是找到了好工作,自己心里很矛盾,“考还是不考”成了一个问题。更有同学三天复习,两天找工作,“风向不定车难转,决心没有下怎么能考研?”。
处方:“清醒地认识自我”是给“死活考研型”开的处方。考研无罪,但要看是不是自己主动去选择的,如果只是因为逃避就业、逃避社会,则大可不必。
2、丧失良机型
症状:幸运儿的失败。几家用人单位先后发来录用通知书,但自己反而不知道何去何从了。这些易“丧失良机”的大学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名气大、专业好的高校,他们往往具有相当的就业竞争力。但结果却不一定令自己满意。
处方:要“学会放弃”,达到最满意的结果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机会把握不住,在就业紧张的形势下,真是让人感到惋惜。
3、有业不就型
症状:目标明确,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全是挑剔惹的祸。这类“患者”的最大特点是看似非常有规划,实则缺乏变通。
处方:“平常心”是对此类学生的建议。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大学毕业生应该从实际出发,抱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解决不了问题。工作经验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在用人单位培养人才的思路尚未建立起来之前,个人努力是唯一的突破口,而其它应该往后放。
4、性别歧视型
症状:简历还未投出,即被告知:我们不招女生。有的技术型招聘单位把女大学生应聘所面对的残酷现实,书写的淋漓尽致,也有婉约的让她们无言以对;反之,很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偏重招聘形象气质好、能歌善舞、会打球的女大学生,以消减单位的沟通成本,很多优秀的男性大学生面试后被无理由淘汰。性别歧视是女性、男性大学毕业生必然要面对的社会现实。
5、目标散乱型
症状:就业目标散乱无序,应聘实效不佳。做事没有明确目标,总是要跟着感觉走,人云亦云、人动亦动。这部分大学毕业生往往下的功夫不少,但却很难得到理想的工作机会。
处方:就业目标定位不准,往往会走不少冤枉路,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但只要认识到了,就可以快速调整过来。正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但要是没有目标,又如何调整方向呢?“漫天撒网”或许没错,但“准确定位”更为重要。
6、父母包办型
症状:他们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需要太过努力,因为一切尽在父母的包办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他们从来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眼下或许父母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但真正走向社会后,“水土不服”的情况就会发生。
7、期盼被毁型
症状:个人条件一般,父母的要求却很高,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值,他们会心灰意泠。这部分学生的父母以为,孩子能上大学就是精英,应该有一份令人称道的工作。“能去北京、上海就不去省城”是这部分学生家长共同的愿望。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心里明知是去碰运气,但失败对他们的打击依然很大。
大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在选择?还是家长在选择、舆论在选择?学生是选择适合他的工作,还是选择大家认为能够给他带来待遇、名声的工作?
找工作的途径
1、校园招聘会(关注本专业相关院校的校园招聘会)。2、网上招聘信息。3、通过社会关系(机会)。
找工作的心态
1、不一定要最好的,只要最适合的,最想要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2、屡战屡败,屡败屡战!3、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4、高可就,低可就。5、骑“马”找“马”,直到找到最好的“马”。